首页 我宫简介 荣誉展示 师资队伍 主任寄语 环境锦集 活动简讯 年鉴 招生简章 联系方式
首页 > 专业课程

专业课程

手工制作类(剪纸)
   发布时间: 2013-02-01    [ 打印此页 ] [ 收藏本页 ] [ 关闭窗口 ]

剪纸艺术

剪纸是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民间艺术,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,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。

在民间,逢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,人们剪出各种象征吉祥喜庆的剪纸,装饰在门窗、居室,或放在嫁奁彩礼、祝寿礼物上,以增加祥瑞吉庆的气氛。

所以,民间剪纸也是民俗剪纸。所谓民俗剪纸,乃是创造、传承、享用于民间的一种艺术形象载体,它反映民间世代相袭的思想和行为,表现民间的知识学问,具有民俗特征和剪纸的特点,是古今所有剪纸的根本和母体。

从制作和创作的形式来看,中国民俗剪纸艺术应包括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两大类,而单色剪纸是彩色剪纸的基础。

传统的剪纸制作,主要有剪子铰、刀刻、手撕三种方式。剪纸是剪、刻、撕的通称。按工具出现的历史顺序,应是手撕在先,刀刻在后,再往后是剪子。

剪,一般不打草稿,胸有成竹,信手剪来,容易发挥创作者的想像力,作品可以随意自然或夸张变形,剪迹流畅,好似图画的写意,多为农家妇女使用。

刻,往往先画出图样,细致入微,有顿挫感,产量比较大,好像工笔,多为厂家和美术工作者采用。

撕,用指甲代刀,线条出入不齐,有金石味,民间剪纸作者和现代剪纸家都有采用,但人数不多。

三种手法产生的艺术韵味,对作品的风格均有一定影响。

民间剪纸多依附于岁时风俗,往往在节日中使用。中国的节日是欢乐的,所以民间剪纸的调子也是欢庆和祝福的,充满装饰色彩,其形象寓意是多方面的,具体表现在动物、花草的剪纸装饰中,用不同的纹样通过剪纸的语言来表达出创作的思想感情和美好愿望。

把日子张扬得热热闹闹是民歌。

将居室打扮得鲜鲜艳艳是窗花。

在陕北,人们常说,“男人忧愁唱曲子,女人忧愁动剪子”。日子就像民歌悠远的旋律,吼上那么几声,男人的精气神就足了,而窗花是陕北婆姨女子们饭菜中的盐,让平淡的生活有了些许味道。一幅幅剪纸,让口中不敢说的爱啊,从手中流出来。

剪纸的语言,是变形的、夸张的,剪纸的语言又是最具生活化的语言,剪纸的语言更是纯艺术的语言,剪纸把普通的生活和艺术联结到一起。所以要用艺术之眼、艺术之心,细细地去品读剪纸作品,在婆姨女子神奇的剪刀下,那些个花鸟鱼虫,皆有了感情,皆有了寓意。

她们将喜悦、愤怒、悲哀不加掩饰地在剪刀下宣泄。

她们把生产、生活、生殖大红大绿地在窗口上展现。

招生要求:男女老少喜爱剪纸艺术者皆可来榆林市青少年宫报名



陕ICP备13010105号 Copyright (C) 2013-2015 www.ylsqsng.com All Rights Reserved